当前位置: 3044永利官网vip >> 人才培养 >> 正文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0年02月05日 00:00 [来源]: [浏览次数]:
学科专业代码:081303                      学科专业名称:城市规划与设计
一、培养目标
研究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能适应社会发展、经济腾飞和科技进步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为此要求研究生做到:
1.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积极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在所研究方向的范围内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并能用外文撰写论文摘要,有一定外语听说能力。
3.身体健康。
二、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采取系统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可分阶段进行,也可平行交叉进行,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指导工作实行在学院领导下导师负责制或指导小组集体负责制。指导教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研究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培养类型、制定培养计划。在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研究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研究方向
1、寒地公共空间城市设计
2、寒地城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
四、学习年限
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5至3年,课程学习一般为一年至两年,可与论文工作同时进行,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年。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原则上不超过4年。
五、课程设置和学分
研究生应按培养计划中规定的课程进行学习。研究生课程由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必修环节三部分组成。学位课为必修课程。非学位课包括专业选修课程、交叉学科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等。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参加学术活动等。
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总学分要求不少于32学分,最多不超过35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16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除公共基础课外,一般课内18-20学时为1学分。提倡研究生从相近学科中交叉选课3至5学分。研究生也可以在校开公共选修课中选修3至5学分。
开题报告为必修环节,一般由学院或导师组织进行开题报告,评审通过后计入1学分。参加学术活动为必修环节,应写出书面报告,并计入1学分。对学术活动的要求: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或国内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1次或校内、院内学术活动3次,并写出书面报告。在研究生培养期间,参加指导本科生的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和文献阅读等工作,或在有关教师指导下试讲一定学时的课程,不计学分。
课程设置和学分分配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
时间
学时
课内/实验
学分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1
科学社会主义
1
36
1.5
2
自然辩证法
2
36
1.5
3
第一外国语(上)
1
92
2
第一外国语(下)
2
112
2
学科
基础课
1
现代建筑理论
1
40
2
2
建筑美学
2
40
2
3
建筑设计
2
40
2
4
寒地公共环境与建筑设计研究
2
32
1.5
5
城市规划新概念新方法
1
20
1
6
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史纲
2
20
1
小     计                                       16.5
公共选修课程
1
第二外国语
2
40
1
2
文献检索
2
20
1
专业选修课程
1
景观设计概论
2
20
1
2
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
3
30
1.5
3
现代住宅
1
20
1
4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与应用
1
20
1
5
环境心理学
2
20
1
6
中外园林艺术史
2
30
1.5
7
房地产开发与策划
1
20
1
8
城市设计理论及方法
1
30
1.5
9
高层建筑创作
3
30
1.5
10
导师自选课
3
20
1
11
城市规划或建筑设计实践
4
40
2
小     计                                         16
自修环节
1
学术活动
1
2
文献阅读
3
教学实践
必修环节
1
开题报告
1
2
论文及答辩
合     计                                          34.5









六、教学大纲和参考书目
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都应编写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包括该课程主要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先修课程、主要参考书目、大纲撰写人等。
比较成熟的专业课尽量选用正式出版的教材(包括中文或外文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学科发展趋势,结合自己的教学科研经验自编教材;暂时没有教材的课程,教师应提供参考书目。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使研究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基本训练,也是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应包括文献阅读、调研、选题、开题报告、理论分析、试验研究、撰写论文等。学位论文阶段时间安排一般应为:
1.第三学期内完成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从开题报告开始到论文答辩一般应满一年。
2.第四学期期未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的中期检查;
3.第五学期完成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论文的选题应对国民经济具有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
2.论文内容应能体现作者在本学科领域内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3.论文工作应体现作者掌握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对所研究的课题要有新见解,并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5.论文要求概念清楚、分析严谨、推理正确、数据真实可靠、文字简明通顺;
6.论文书写格式要求详见《吉林建工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
八、答辩和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工作基本完成后,应在学科内进行预答辩。预答辩通过者填写学位论文答辩材料,申请论文答辩。答辩和学位授予程序按《吉林建工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进行。